找到并与矿点接触的核心在于合理利用计划圈、选择合适矿区以及优化采矿流程。首先需要明确资源类型分为金属、晶体和重氢,初期以金属和晶体为主,中后期重氢需求增加。资源采集主要通过基地产出建筑和工程舰外采两种方式,后者需优先规划计划圈。计划圈是行动前提,所有采矿、战斗等操作必须在其范围内进行,初始仅能建立2个计划圈,随基地等级提升可增加数量。策略值(体力)每小时回复20点,跨计划圈行动消耗20点,需合理分配。
寻找矿点时需关注地图上的资源分布,优先选择四级及以下矿区以便中型工程舰开采。理想矿区应包含至少四片金属矿、三片水晶矿和两片重氢矿,金属保障建筑升级,水晶用于高级平台和舰船生产,重氢则支撑频繁战斗消耗。野怪较多的矿区需谨慎选择,需确保能无伤清理野怪且在线时间充足,否则可能导致矿船频繁受损。矿点等级仅影响资源总量而非效率,低级矿点(1-2级)野怪不会主动攻击,适合初期发育。
小型工程舰适合初期过渡,中型舰(如721载货型)可大幅提升仓储和采集速度。编组时建议搭配多功能舰增加容量,但不宜过多以免边际效益递减。采矿平台在基地6级后解锁,初级平台仅作过渡,中高级平台能提升25%效率并允许双工程舰同时作业。高级平台还能让矿车直接交资源至平台,省去返程时间。矿船升级优先点采集加速和仓储强化,技术值通过采矿量积累,因此尽早满编矿车是快速升级的关键。
将矿物置于计划圈边缘可触发曲率引擎加速,巡航速度300的中型矿车若全程曲率可节省50%以上时间。矿船仓库容量有限,搭配AC721通用型等运输舰能减少往返频次。采矿平台选址应覆盖多个高级资源带,中期建议迁移基地至密集矿区(如12个金属矿点区域),配合15艘中型矿车可实现每小时40万金属产量。后期大型矿车基础效率8万/小时,但需平衡其40容量占用与中型舰的灵活性。
新手保护期结束后,工程舰可能遭受攻击,需定期检查战报并及时修复。采矿平台范围内无需计划圈的特性可减少暴露风险,而驻守指令能被动防御资源点。若参与联盟活动,可通过战略地图监控敌对势力动向,避免采矿中断。技术储备和蓝图研究是提升舰船能力的另一重点,但需注意技能点仅对特定舰船型号生效,不可跨类型通用。
采矿平台造价高昂,需确保矿区资源总量足够回本。大型矿车虽效率高但建造耗时,过渡期可用两艘满级中型舰替代。未央理财计划等游戏内福利可补充资源缺口,而联盟支持能提供额外保护。整个流程需保持对资源消耗的敏感性,避免因舰船战损或盲目升级导致资源链断裂。通过系统化规划,玩家能建立稳定的资源供给体系,支撑后续太空探索与战斗需求。